刘建宏:如何建立真正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辽宁足球和中国足球要回答的问题
发布时间:2025.10.29
10月28日,资深足球评论员刘建宏借辽宁铁人冲超夺冠之机,畅谈了他对老辽足历史传承与青训体系建设的深刻见解。

刘建宏深度剖析
上周末,辽宁铁人提前锁定中甲联赛冠军,明年中超赛场将再现"辽宁"旗帜。这份喜悦让我迫不及待向李金羽、肇俊哲等老友发去祝贺,共同见证辽宁足球的新篇章。
尽管辽宁铁人并非老辽足的直接延续,但庄毅作为辽足名宿、肇俊哲作为职业化标杆、李金羽执掌教鞭的组合,让这支新军承载起辽足精神传承的重任,这种接力实至名归。
回溯1984年,我还是石家庄的高中生时,就亲眼见证了辽宁队在全国甲级联赛5-0横扫北京队的壮举。在那个还不知道巴萨、皇马为何物的年代,这支队伍在我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。
那支拥有唐耀东、马林、赵发庆等球星的队伍,不仅开创了十连冠的王朝,更在亚俱杯赛场为中国男足赢得首个亚洲冠军,书写了属于中国足球的辉煌篇章。
1995年职业化浪潮下,辽宁队经历降级阵痛,却也因此完成新老交替。张玉宁、徐继明等新秀崭露头角,随后李金羽、李铁等健力宝系球员回归,1998年重返甲A,1999年更险些复制凯泽斯劳滕神话,最终以亚军收官。
平心而论,李铁、李金羽这代球员的实力与十连冠时期的前辈不相上下,但职业足球引入外援后,简单的对比已失去意义。真正令人忧虑的是,从这代人开始,辽宁足球出现了明显的人才断层。
根源在于全国青训体系的瓦解。当中国足球转向社会化足校培养人才时,就已埋下隐患。在足球发达国家,青训主要依赖俱乐部梯队、学校体系和足协投入的半公益模式,而完全市场化的青训机构难以持续培养出顶尖人才,这是中国足球走过的重大弯路。
值得欣慰的是,在辽足重返中超之际,辽宁青年队又夺得全运会冠军,给球迷带来双重喜悦。但要想重现十冠王或"辽小虎"的辉煌,仅靠现有体系远远不够。当前体系下,要培养出马林这样的亚洲顶级中锋,或能在英超立足的球员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建立真正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,已是关乎中国足球未来的核心命题。
